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资讯 >> 详情
丹尼尔·平克:比时间管理更重要的,是时机管理! 天天看热讯
来源: 老椅子教练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18 04:06:06


(相关资料图)

从表面看,时机是一个时间点,而它实际是一门科学,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全新见解。

作者 | 丹尼尔·平克 来源 | 《时机管理》 整理 | Elsa 引领商业思潮的趋势专家:丹尼尔·平克丹尼尔·平克被誉为引领商业思潮的趋势专家。他是《连线》杂志特约编辑,《纽约时报》《哈佛商业评论》《快公司》长期撰稿人和多本畅销书的作者,还曾是美国前副总统的演讲撰稿人。 2011年到2017年,丹尼尔·平克4次入选“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”。 他也是伟事达国际演讲人。 丹尼尔·平克的思想究竟有何魅力? 翻阅他的几部作品,我们可以感受他专注的领域和独特价值。 这几本书都很畅销:《驱动力》《全新思维》《全新销售》《时机管理》。2022年,平克出版了《The Power of Regret》(后悔的力量),在国际主流媒体间依然产生了轰动影响和持续不断的涟漪。 简单看看这几本书都写些什么。

《驱动力》(Drive)关于在奖励与惩罚都已失效的当下,如何焕发人们的热情;

在《全新思维》(The Whole New Mind)一书中,丹尼尔·平克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,人类社会已经步入“右脑时代”,知识不再有绝对优势。未来属于那些右脑发达的人,他们拥有的全新思维能力包括:设计感、娱乐感、意义感、故事力、交响力、共情力。 看似较为工具性的一本书《全新销售》(To Sell Is Human),不是常常见到的那类销售技巧指南,而是立足于社会科学、大量实验,探讨人们沟通与说服规律的一本书。平克在此提出了销售者必须有的三大素质:内外和谐、情绪浮力和头脑清晰。 关于《The Power of Regret》(后悔的力量),是在倡导积极心理的美国社会中对人们心理行为的一种反观:我们如何接纳遗憾并从中获取力量,做出更好的决策。 丹尼尔·平克的思考和洞察非常深邃,他借用庞杂的现象和大量科学研究,探索人更幸福的可能。如何更积极,更有力量,更适应未来。 在《时机管理》一书中,这种思考方式和价值点体现得非常明显。《时机管理》关于人们何时做一件事能得到更好的效果。我们整理了部分内容,它们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。 01.个体的时机首先,丹尼尔·平克介绍了面对个体应了解和掌握的时机。了解自身的时机,可以更好地激发行动力。 情绪起伏情绪时机来自我们的内在生物钟。我们每天的工作、学习状态并非是简单的时间线性展开,而是有起伏。 有研究者通过对推特上海量数据的研究,发现在不同的文化、地域,人们的情绪时间模式有相似之处。就像含羞草一样,展开和闭合,完全来自内在的机制调节。研究发现,人们最不喜欢通勤时间,最喜欢和伴侣待在一起的时间。 还有研究者用日重现法,以女性为调查对象,发现了人每天有两个情绪高峰,分别在中午和傍晚时分。 平克提醒到,这些调查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呈现所有人的情绪变化,但它们能说明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律。你可以从下面的现象中感受到: 早上召开的电话会议,往往伴随着乐观和积极的氛围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与会者的“语调越来越消极,越来越犹豫不决”……与会者在下午电话会议上仍然表现得比早上“更消极、更易怒、更好斗”……既然如此,对高管们来说,重要的沟通,重要管理决策和谈判,都应该在早上进行。 那下午的时间是不是就只能白白浪费呢?为此,平克把午睡当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。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休息来重拾专注。比如,咖啡盹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方法。 昼夜节律人们对光线、睡眠周期的反应是不同的。丹尼尔·平克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当我们的脑力不佳时,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反而是最鼎盛的,至少在昼夜节律方面是这样的。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一到深更半夜反而会有满脑子灵感。大名鼎鼎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只夜猫子,他早上很晚才会醒来,到下午才会进入一个情绪最高峰。 平克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研究,比如,春夏出生的人可能是猫头鹰(所谓夜型人),秋冬出生的人可能是云雀(所谓早起型)。更多人,大概是七到八成的人,生物钟并非这样明确,处于中间状态。 企业制度是为多数人设计的。如果创意、灵感对你的业务很重要,那也有必要照顾你的猫头鹰。要理解这两种模式,允许员工保护自己的脑力和情绪高峰。 新起点效应一年中的第一天,社会学家称之为“时间地标”。每个月的第一天,每周的第一天,都有一种势能。“新的一周开始了!”人们希望这样的时间节点能刷新生活,有一个好的开端,重新全力以赴,因此充满动力。这就是“新起点效应”(fresh starteffect)。 对于企业来说,客观的时间节点只能等待,但也可以确立一个有意义的时刻,比如项目的周年、员工的生日等,自行定义一个新起点。 在周一开始做动员也会收获更好的效果。比如“无肉星期一”会比“纯素星期四”有效得多。 中途效应中途效应,是指在一个过程的中间点,我们会和之前有所不同,有时更积极,有时转为消极。 消极的一面在于,人们往往不能持续地遵守某个标准。比如, 犹太人有一个传统,在光明节点蜡烛,这个周期是八天,每天点蜡烛的数量是这天的序数,也就是第一天点1根,第二天点2根。由此,一个光明节通常会准备44根蜡烛,但多数人很少用完。就是因为开始总是兴致勃勃,中间出现了懈怠,直到快结束才又恢复热情。 这个例子揭示了人们对标准遵守一种U型模式。积极的一面也会出现在团队合作中。在一个项目的前半段,参与者都在惰性中度过,开开会,讨论讨论,彼此了解,但不会有太大的进展,而到了一个中间点,大家忽然就开始提高效率,推动项目有一个很大的进展。 中途效应的价值就在于告诉我们,当它发挥负面意义时,我们需要重新燃起动力。比如, 将大项目分成小步骤,缩短你的“中间点”;另外可以将中期目标公开,比如你的团队伙伴、固定的好友、私董会的同伴,以便于你有更大的动力承诺行动。这对于正面的意义也同样适用。 丹尼尔·平克还列出了几个战胜中期低迷的方法,比如列出目标的优先级然后只专注于少数重要目标(这也是巴菲特的做法),或者寻求职业生涯指导,或者暗示自己是幸运的,或者对自己表示同情、理解,或者干脆等待。

02.群体的时机

将个体视角切换为群体视角,丹尼尔·平克看到了群体的一些行为规律。 在这个社会中,几乎每个人都遵照某个约定的时间,与整个社会同步。比如,公立学校的上课时间,白领们的上班时间。 群体的同步带给个体一种归属感和幸福感,也带来速度和结果。 如何运用不同的个体时机和群体的同步,真是一门管理艺术。 群体同步包含三个原则: 原则一,外部标准决定速度。原则二,归属感有助于个人凝聚力。原则三,幸福感提升,既是同步的要求也是其结果。这给企业的启发非常大。在一个企业组织里,群体必须在三个层面上保持同步——与老板,与团队,与个人自我内心。 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老板的角色。好比合唱和划桨,老板是那个确定节拍的角色。他的任务是确定大家都能集中注意力,维持既定的标准。对于群体时机来说,老板是高于和超越于团队的存在,是核心。 群体除了与老板同步,还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同步。这种同步取决于成员有没有归属感。归属感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表现。 麻省理工学院的阿莱克斯·彭特兰研究表明,团队的凝聚力和沟通能力越强,也就是互相交谈和闲聊越多,工作完成得越好。这是不是和我们通常的认知相反? 心灵同步是群体时机管理的第三个原则。同步使我们感觉良好,感觉良好有助于团队的车轮转动得更平稳顺畅。与他人同步会使我们替他人着想,替他人着想又增强了同步。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。 在增强良好的感觉方面,有非常多的做法。例如,设计属于群体的代码、着装,增加身体接触,如拥抱、拍拍肩膀,这些都能增强心灵同步。 可以试试让大家一起合唱、一起跑步、一起划船,这都是很不错的群体活动。 丹尼尔·平克提醒到,我们要经常自问这么几个问题: 我们是否有一个头脑清楚的老板?他能让每个人的责任清楚明白,所有人都唯其马首是瞻。我们是否正在培养一种归属感?它能强化个体之间同步,加深成员的情谊,使每个人都可以与群体同步。我们是否激活了士气?做正确的事,感觉良好,这是一个群体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。你的答案是什么? *本文综合编辑自《时机管理》,作者:丹尼尔·平克。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